為什麼我會想看《小群效應》?我是一位行銷人,也是社群工作者。
- 在正職工作上要經營用戶社群,經常在思考如何讓用戶更活躍
- 經營了一年多的自媒體《理財學伴》,也時常在考慮是否要建立互動更緊密的鐵粉小群
- 今年初開始舉辦的《創作者讀書會》,也出現是要盡量建立大社群,還是成員互相熟識信認的小群,這兩種討論方向
因此,就在讀書會中,與大家一起讀了《小群效應:席捲海量用戶的隱形力量》,經過作者的梳理,系統化地了解大小群的差異比較、經營條件,以及各種社群都飯用的社群驅動力、優質社群標準。
雪莉小目錄
小群效應作者:誰是徐志斌?
徐志斌在中國互聯網巨頭工作多年、擔任高層的經歷,曾任職騰訊8年,以及微播易、eNet硅谷動力、新浪公司等企業。現任「見實科技」創辦人、CEO,暢銷書《社交紅利》、《即時引爆》作者。
因為這些經歷,讓他有門路取得中國重要網路公司的數據,在前言中徐志彬寫道:「書中絕大部分案例都包含一手的核心數據,這也是本書遴選案例的標準之一。由於涉及敏感資訊,許多數據都是第一次公開。」
為什麼要談小群效應?
為什麼徐志斌要寫這本書,指出「小群效應」是「席捲海量用戶的隱形力量」?
在本書的前言,作者分享騰訊連續兩次在財報中提及「全民 K 歌」這項產品。
- 2016:「虛擬贈品」是聽眾與歌手之間互動的工具,在全民 K 歌上廣受歡迎。
- 2017:全民 K 歌活躍用戶及付費用戶大幅增長,受益於「好友擂台」及高附加價值的「虛擬贈品」
過去,騰訊內部對於「比較」與「利益」能夠驅動使用者已經深有認知,
中國互聯網的圈子,早已知道「比較」以及「利益」非常能驅動用戶。 全民 K 歌,本身就是一款專門比拼的產品。 有虛擬贈品、打賞,讓用戶可以從中獲益,能提升參與度也是可以想像。
但為什麼過去輕量級小遊戲,可以靠「比較」風靡一時,卻不能與全民 K 歌、王者榮耀、微信讀書、滴滴打車這些獨角獸產品相比?
作者認為關鍵就是「關係驅動」,也就是用戶更願意在小圈子中分享、比較、炫耀。這樣的小群效應,使得社群紅利更迅猛、持續、穩定,也讓變現能力居高不下。
本書的重點在討論業界的一大提問:「怎樣才能讓這些爆發性力量持續而穩定?」因為只有如此,商業模式和收入才能更加穩固,也就是持續黏著和變現。
人人都想進大群,人人活躍在小群
許多通訊軟體的群組,一開始都有人數限制。
不論是書中舉例的 QQ、微信,還是在台灣的 LINE。
有限制就會持續有用戶希望可以開放更大的上限,解除對人數的限制。
當平台開放能容納更多人數的社群功能,絕大多數的用戶卻還是只活躍在 4~6 個親密的小群中。
作者徐志斌對自己讀者的調查也顯示,超過一半的讀者想加入 200 人以上的大群,只有 1/4 左右的讀者偏好 20 人以下的小群。
小群效應分享:不論是以強關係為主的微信讀書(與真實生活朋友互動),還是綜合強關係加弱關係的全民 K 歌(超過一半的播聽量是在唱歌好聽的陌生人),在分享行為上都是以分享到一對一私訊、訊息群組為主。
事實上,許多人一加入大群,就先「關閉訊息提示避免被打擾」。
如果你有使用 LINE 社群功能,說不定你就這樣做了!
人人都想進大群,人人活躍在小群。
地域性甚至比時效性更重要
創建活躍的小群,書中提倡「三近一反」原則:
- 地域相近
- 興趣相近
- 年齡相近
加上用戶之間的差異達成互補。
我所加入最活躍的社群之一,就是在地社群「林口大家庭」。
每天產生的訊息量都是最多的,我原本以為是因為郊區、台地生活圈,跟其他地區的分隔比較明顯,才會有這個狀況。
但是書中點出,在許多社群軟體中,都能看出以地域作為天然分群、長期互動的狀況。
「朋友印象」是中國近年快速崛起的交友軟體之一,其中「走心回答」是類似真心話大冒險的功能,旨在幫助用戶找出彼此之間的相似興趣。
產品團隊發現,用戶瀏覽問題、回答問題的機率大程度地受到「用戶地理距離」的影響,甚至比問題的時效性更重要。
連結者:推動訊息在無數封閉小群中擴散的關鍵
在社群推廣的活動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分享」帶來的巨大效益。
一方面,希望「分享者的朋友」也能看到訊息、參與活動。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增加「互動」的數據,討好社群軟體演算法,提高觸及率。
在《小群效應》中,針對一些微信上的大事件傳播數據做了分析圖譜,讓我們更能清楚看出訊息如何在不同圈子中擴散,而「連結者」又有多重要。
每一個帳號是一個點,帳號與帳號之間的訊息傳遞以線條表示。
一個點發送出許多線條,代表他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帳號。
然而,如果呈現的是完美的圓形,表示沒有二度擴散,其實是不好的結果。
如果他傳遞出的訊息有被二次擴散,再產生無數的小圈圈,則能打造一整片光亮。
在上面這張圖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就是「孤獨用戶」。因為這位孤獨用戶的分享,引起了另一位好友再分享,因此在新的一群人中,又引起了很大的擴散效果。
研究人員訪問後發現,他是這家公司一位普通的員工,而他的分享,成功讓訊息成功在不同的圈子中擴散。
有時候不用是 KOL,普通人的分享,也可能無意中引起另一波熱潮。
找到訊息連結者的 4 步驟:
- 建立一個員工小組,找到真實用戶或目標用戶,將他們加為好友
- 閱讀 TA 近半年以來的貼文。紀錄細節:關注哪些帳號和 KOL、被哪些人關注、經常討論什麼話題、分享什麼連結、連結來自哪些網站、語言風格、標題、時間
- 觀察 TA 參與過什麼線上、線下活動?誰舉辦的?研究這個活動的策略和思考
- 人工整理與分析
適當競爭:讓用戶有動力超越對手,而非關注自己多落後
比較、競爭、榮譽感,是用戶參與的一大驅動力之一。
馬蜂窩是一個旅遊資訊 APP,為了要激勵用戶生產更優質的內容,馬蜂窩拿「APP 首頁推薦」來打造榮譽驅動力。 每天馬蜂窩 APP 首頁會推薦一篇遊記,稱為「蜂首」。蜂首是經過編輯部挑剔的審核,文章才有資格攻上這個版位,所以被選上代表得到編輯和用戶一致的認可!
從馬蜂窩的數據可以發現,在用戶成為蜂首後的一週內,打開 APP 次數會增加 71%、停留時間會增加 108%。
在《小群效應》中整理出 5 種比較對象:
- 全部用戶(沒有好友關係或以陌生人為主的產品)
- 好友
- 三近用戶(等級、戰鬥力、能力相近)
- 相同興趣的小範圍好友
- 用戶自己過往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
「讓用戶重點關注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而不是關注自己有多麽落後,他才會有持續的動力去超越對手。」
優秀社群的三個標準:緊密度、信任度、時間貨幣
問題越能被拆解,就越有機會被解決。
作者徐志斌列出了優秀社群的三個標準:
- 緊密度:成員互相認識
- 信任度:成員互相信賴
- 時間貨幣:成員願意耗費更多時間在這個社群
這讓我想到前陣子,電商品牌《美極品》老闆 John 在 Omnichat 的直播講座中分享,他們主力商品「自拍棒」,雖然比較接近一次性消費的產品,但是他們還是投入很多心力在經營用戶社群,不段更新用戶教學,也會舉辦線下聚會。
John 說:「我要讓顧客彼此認識,他們在社團中才會更願意分享,以及回覆別人的貼文。」
這就是在提高成員之間的緊密度啊!
結論:用系統化的做法去分類社群,有依據地找到參考的方向
在小群效應中,還有談到多種社群分類、社群角色分類的方式。
雖然在讀書會時,我開玩笑地說作者是圖表狂、分類狂,但是我還是相信那些分類的用處。
在我看來,就是把一個模糊的目標,如:「我想經營好社群」,拆解成不同的、清楚的目的地。
如:強運營的社群(規則清楚、管理團隊經常介入用戶互動)、弱運營的社群(潛規則、設計機制來引導)
再告訴我們,不同的目的地,至少需要具備哪些基礎條件。
如:強運營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力投入、弱運營需要產品團隊、技術團隊的支援
同時,也不斷回顧自己過往經歷過成功的社群經驗,對應到哪些社群驅動力。
P.S. 過去參與過最瘋狂的社群,是 Ingress 的遊戲社群,看到超強的地域驅動、關係驅動、榮譽驅動、事件驅動。
如果你也在經營自己的自媒體,歡迎來參加創作者讀書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