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潮行銷》六大原則創造口碑,讓資訊自動口耳相傳|創作者讀書會

口耳相傳是最有力的行銷管道,你也認為口碑的效力優於廣告嗎?

口碑占了所有購買決策背後主要因素的 20%-50%

——《瘋潮行銷》

由一位新顧客創造的口碑大概能提高 200 美元的餐廳營業額;在 Amazon 上獲得一則五星書評,能讓書籍多賣 20 本左右。

為什麼有些產品、理念、創意、行為可以大受流行?為什麼有些失敗了?

口碑為什麼比廣告更有效?

今年年初的時候,我需要買一張新床。

已經接受過床墊品牌X豆腐廣告洗腦多次的我,原本已經摩拳擦掌準備下單了。

但是最後我買了哥哥說好睡的那張,家裡附近床墊門市的一張床。

這就是口碑的力量吧!

《瘋潮行銷》提到傳統的廣告固然有用,但是一般人口耳相傳的效力至少是廣告的十倍以上。

口碑比傳統廣告更有效的關鍵:

  • 更能打動人心(非老王賣瓜,可信度更高)
  • 口耳相傳的對象更明確

《瘋潮行銷》創作者讀書會十月選書。
本文主題為書籍重點摘要,加上一些個人觀察到的相關案例。
對此書有興趣也歡迎: 下載讀書會導讀、分享簡報喔!

那要如何創造口碑呢?STEPSS 原則

關鍵是訊息本身,而非意見領袖。

《瘋潮行銷》作者博格教授,提出了高感染力訊息的六個要素:

  1. 社交身價 Social Currency
  2. 觸發物 Triggers
  3. 情緒 Emotion
  4. 曝光 Public
  5. 實用價值 Practical Value
  6. 故事 Story

這六大原則彼此獨立,可以依照需求選擇運用。

社交身價

當人們在談論事情、做出選擇,都是在打造自己的形象,而大家都會希望自己看起來很酷、很聰明。

所以要讓你的產品、創意或理念,讓人們覺得分享時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形象。

還記得年初的 Clubhouse 瘋潮嗎?

那時候 Clubhouse 的邀請碼,真的是珍貴物資啊!

有順利加入 Clubhouse,不僅感覺社交地位不凡,還可以用手中的邀請碼拉別人一把。

在 Clubhouse 的個人檔案上,也會顯示此人是受到誰邀請加入的,讓社交圈變得更可視。

甚至還有人做了「Clubhouse」族譜,讓人看看自己是「第幾代」加入 Clubhouse 、「祖先」又是誰。

可以說是操作「社交身價」一大成功案例。

酒吧 Please don’t tell,以入口神秘而成為熱門酒吧。(下載瘋潮行銷導讀簡報

書中提及另一個案例,是一間叫做「秘密基地」(Please don’t tell)的酒吧,把入口隱藏在古色古香的木造電話亭,還需要找到機關才可以撥通電話,進入酒吧。從來不做任何廣告宣傳、只提供當天訂位,但成為了紐約的熱門酒吧,因為知道秘密基地的人,都很願意分享這件酷事給朋友。

《瘋潮行銷》整理出讓人願意免費幫打廣告的三個方法:

  • 找出內在不可思議性
  • 運用遊戲機制,讓人們有辦法獲致地位象徵,展現給別人看
  • 讓別人覺得自己像個「內行人」

找出內在不可思議性

找出內在不可思議性,越誇張大家越愛分享。

如:大家熱愛分享冷知識、路人展現職人歌喉、小朋友超會唱歌跳舞

運用遊戲機制

運用遊戲機制,並且善用內在獎勵與社會比較。

如:航空公司的里程機制,不僅提升了顧客的忠誠度,還設計了不同的卡片級別與待遇,一目了然的分級系統,賦予貴賓高人一等的社交身價,讓飛行常客熱於談論此事、分享自己目前的級別與待遇。

讓別人覺得自己像是個內行人

讓別人覺得自己像是個內行人,光是知道或擁有這件東西,就可以展現自己的社交身價。

可以利用物以稀為貴的策略,稀少可以從三個方向下手:限時、限量、限人。

如:麥當勞的麥克豬肋排堡,推出時銷量不如預期。但是當他們決定把它從一般菜單上拿下,變成限店、限時供應的稀有商品後,銷量大增,還有人成立了「麥克豬肋排堡情報站」分享最新的消息。

觸發物

觸發物可以提醒人們想到你的產品、創意、理念,進而去談論它。

有趣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如同迪士尼其實不比蜂蜜燕麥圈(某種 Cereal)更常被提起。

口碑可以區分為即時性口碑、持續性口碑。

即時性口碑

在得到經驗、資訊的當下,馬上分享出去。如看到一項很酷的新設計,當下、當天、那個週末就馬上跟人分享。

持續性口碑

在比較長的時間裡,時而聊起。如分享自己去年的旅遊經驗。

有趣的事通常獲得更多即時性口碑。但只要有更常見的觸發物,就有機會創造更多持續性的口碑。

2011 年有一首爆紅歌曲《Friday》,被許多樂評評為世上最爛歌曲,歌詞也很像青少年草包腦袋的自言自語。但他是當年度最多人分享的影片之一,也累積了數億的播放次數。

而這首歌發行後好幾個週五,都是原唱 Rebecca Black 被搜尋的高峰。

搜尋小高峰都是星期五。

設計觸發物要注意:頻率、連結強度與距離。

  • 頻率:常見的比較好
  • 連結強度:同時喚起的事物越少,連結強度就更強。
  • 距離: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觸發

廣告訴求「週末就是要喝麥格黑啤酒」,比「節日就是要喝麥格黑啤酒」好。因為週末比節目更頻繁。

廣告訴求 kitkat 是休息時的好朋友,跟咖啡搭配比更熱可可搭配好,因為一年四季大家都喝咖啡,但是熱可可通常是冬天比較常喝。

生活中觸發物距離太遠的失敗案例:去到賣場馬上想到購物袋,但是購物在已經忘在家裡或放在車上。

情緒

生理激發或情緒的高低起伏可以驅使人們談論與分享。

情緒可以讓我們與他人找到共同點,有助於我們維持人際關係。

如分享好笑的影片給朋友,一起笑翻了,或是分享了一則新聞,一起氣炸了,都是藉由共同的感受增進了彼此的關係。

高激發性的情緒可以促進分享。

下載瘋潮行銷導讀簡報

任何產品或服務都能訴諸感性。

書中案例:Google 的創意實驗室的「巴黎之愛」行銷活動

即使是搜尋這種看似理性、冷靜的服務,都可以訴諸感性。

巴黎之愛這隻行銷短片,講述一段正在萌芽的愛情故事。影片中沒有任何人像,只有在搜尋框不斷鍵入的關鍵字,和跳出的搜尋結果。

關鍵字從「留學法國巴黎」、「羅浮宮附近咖啡店」、「翻譯%&^&*(你很可愛的法文)」、「如何追求法國女孩」到「巴黎教堂」、「如何組裝嬰兒床」」,從關鍵字裡可以看出戀情的進展。片尾寫著:繼續搜尋。這支影片成為了熱門的點閱、分享影片。

創意實驗室的成員說:最棒的搜尋結果不是放在搜尋引擎上,而是展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按:這章其實蠻有趣的,也有一些公關危機的故事。但是有點難摘要,推薦你可以看一下。因為你之前寫的公關分析文,在社群上也獲得很多迴響,說不定有很多獨特觀點可以跟大家分享!)

生理的激發狀態,也會影響人們分享的意願,可以去尋找已經被激發的人。

華盛頓商學院行為實驗室的一個實驗,讓一半的受試者在座位上放鬆 60 秒,另一半的人原地跑 60 秒,接著都拿到校刊中的一篇文章,最後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轉寄給別人。結果,慢跑的受試者中,75% 分享了文章,比放鬆的受試者多了 2 倍。

所以廣告的時間點也是非常重要的,越接近刺激時刻出現的廣告,被人們談論到的機會也高。

曝光

設計能自我行銷的產品,讓事物更容易被看見,就會有機會引起更多人模仿。

人們之所以模仿,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別人的選擇提供了資訊。每天我們要做很多決定,為了解決我們的不確幸,通常會看看別人怎麼做,心理學家稱這種心態為「社會認同」(Social Proof)。

所以餐廳的小費罐,通常也會先放進一些錢,讓客人知道這個罐子是要放小費的、認為其他人也是會給小費的,所以我應該給才對。

以我目前服務的公司 Omnichat 來說,Omnichat 提供的主要服務是對話式商務軟體,針對不同層度的需求,設定不同的收費方案,有一個功能對客戶來說並沒有非常大的實際效用,可是卻要最高方案才有支援!是什麼呢?

就是將 Omnichat 統一的 icon 換成客製化 icon。

除了是需要人工處理的成本外,更是因為放在客戶網站上的 icon 對 Omnichat 來說是很重要的曝光管道。

持續有新的潛在客戶是透過既有客戶的網站 icon 認識到 Omnichat 的。

認同與支持一個理念,要怎麼讓人看見?

而行為是公開的,想法是私密的。

幾年前,《瘋潮行銷》作者博格教授有一個學生,平時看起來循規蹈矩,有一天突然留了一個八字鬍來上課。

過一陣子後,班上也出現了其他八字鬍學生。

為什麼會有這股風潮呢?

原來是「十一鬍子月基金會」推廣男性防癌的募捐活動,口號是「讓男人的健康改頭換面」(Changing the face of men’s health),支持這項活動的人每年十一月會從一張乾乾淨淨的臉,開始留一個月的八字鬍。突然留起鬍子的人,很容易引起朋友的關注、詢問,走到哪都是推廣理念的活招牌。這個活動讓私密想法,轉為公開的行為,而加強了曝光的效益。

實用價值

人們喜歡把具有實用價值的資訊傳遞出去,讓別人也知道。

而一項事物需要有多少實用價值,才會被傳出去?

折扣大家都喜歡,而且大家都喜歡多一點的折扣吧!

資料來源:《瘋潮行銷》

被問到狀況 A 的人,有 75% 會當場買下,而狀況 B 只有 22%。

明明就是 B 比較便宜,怎麼會這樣呢?

評價來自於比較。

曾經有一個實驗,為了驗證「特價」是否如此有效,與一間郵購公司合作。

製作了兩份型錄,其中一份型錄中,有些商品被標示為「過季特價商品」,另一份型錄則沒有特價標示。

最終,標示特價的商品需求量增加了 50%,但其實這些「特價商品」在兩份型錄上的售價一模一樣。

即使最終售價一樣,只要標示「特價」依然可以提高銷量。

金錢不是唯一的實用資訊

而為什麼有些實用資訊更常被分享?

關鍵一:「資訊的包裝方式」是否簡單清楚。

關鍵二:受眾。

事實上,越小眾的內容越有可能被分享,因為他會喚起人們想起某位朋友或親人,激起他們迫切地想把文章轉寄給那位親友。

故事

以故事的形式傳遞資訊,更容易被分享與流傳,故事中部分的細節會在流傳中被放大,有些細節則會被放棄。

像特洛伊木馬、三隻小豬、放羊的孩子等等,都是寓教於故事中。但是如果單純說教,可能就不會這麼廣為流傳了。

書中案例:只吃 Subway 甩肉 245 磅(約 111 公斤)

有一個 425 磅(約 192 公斤)的大學生,意識到自己胖到不健康後,展開了「潛艇堡減肥餐」計畫,每天只吃一英尺長的蔬菜潛艇堡當午餐,半英尺長的所肌肉潛艇堡當晚餐,連續三個月後,瘦了將近 100 磅。後來又繼續這個計畫,最終瘦了 245 磅。

這個故事被廣為分享,因為他很不可思議(社交身價),讓人很驚訝(情緒),而且提供健康速食的有用資訊(實用價值)。

雖然分享的人不是想幫 Subway 打廣告,但是 Subway 就是這個故事中的重要元素,所以他受益了。

大家在聽故事時,也了解到:Subway 雖然是素食,但也有健康的選擇,健康到有人吃了減肥成功甩了一身肉。而且吃了三個月還繼續吃,應該不難吃吧!

這些資訊,就跟著這些故事被廣為流傳。

要讓產品融入故事的關鍵細節中,這些傳播才會有價值。

五十多年前有一個心理學實驗,讓受試者玩一個稱之為「電話」的遊戲。

首先,拿一張充滿細節的圖片給第一個人看,第一個人再將圖片內容描述給下一個沒看到圖片的人聽,然後接二連三地傳下去,傳了六次。

他們發現,資訊內容在每次被分享時都大幅減少,大約有 7 成的故事細節在第五、第六次傳遞時就遺失了。

可是故事並不會變短,而是重點或關鍵細節會被強化

所以在打造故事時,記得讓你的產品、資訊、理念,成為不會被遺漏的關鍵細節。

結論

過去我常常認為,打造口碑的唯一方法,就是提供好的服務、產品、資訊,才能引發自主的分享。

而《瘋潮行銷》提供了一個方法論,讓行銷方法有調整的方向,有機會刻意調整得更有「感染力」!

除了在工作、自媒體經營可以嘗試使用外,也很適合作為行銷分析的架構之一。

如果你也在經營自己的自媒體,歡迎來參加創作者讀書會喔!

貪財的行銷女子
Posts created 1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